波音游戏-波音娱乐城赌球打不开

Zhang Longxi: Walking Along among the Classics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張隆溪—獨行於經典之間
Author / Editor
HKD18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有這樣一位讀文學、研究跨文化的國際級傳奇學者 — 張隆溪。他在2009年獲選為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再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2016年,他當選為國際比較文學學會主席,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在這個有六十餘年歷史的國際學術組織擔任主席的中國人。

張隆溪的故事傳奇,非全因他的成就。在四川成都出生的他,中學畢業就遇上文革,沒有讀過大學,卻能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直接考上北京大學讀研究生,後負笈美國哈佛。曾經,他也只是大時代裏的一個小伙子,沒有可以想像的前路,沒有可以掌握的未來。但在那匱乏的下鄉生活中,他竟得閱莎士比亞、彌爾頓等大文豪的經典外語名著;在幾乎獨個成長的路上,他又得遇馬識途、錢鍾書、朱光潛等當代響噹噹的人物,讓他得到掌握知識的機遇,開啟了他的學術生命。

回看大半生,張隆溪常有「恍如隔世」之感。本書從訪談開始,再透過課堂旁聽探索他的學術領域,並以四位與他結緣的師友側寫作結,嘗試記錄一位人文學者的人生故事。
ISBN
978-962-937-671-0
Pub. Date
Jul 19, 2023
Weight
1kg
Paperback
256 pages
Dimension
150 x 215 mm
傳承、啟迪,一直都是教育的使命及社會的責任。儘管大學通常被認為是最高學術機構,卻經常被形容為「象牙塔」。那些在「塔內」專注研究及探索學問的學者,自然讓人感到疏離、難以親近。即使是知名的國際級學者,對學術圈以外的人而言,只是印在學術著作作者欄目上的名字,端正不苛的字體彷彿也刻印著權威,聞其名而不知其人。

香港城市大學(前身為香港城市理工學院,1994年正式成為大學,以下簡稱「城大」)自1989年遷入九龍塘達之路永久校舍後,位於社區中心,與世界緊密相連。對城大的教授和學者而言,承傳知識,啟發青年學子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一直是他們研究及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他們的實際使命。

學者也是人,教授只是一個職稱。城大出版社於2021年開始推動策劃一套全新的學者專訪叢書—「城儁系列」(CityU Legacy Series),邀請了城大資深卓越、在各自研究領域具有貢獻且享有學術聲譽的學者,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回溯學思之路,細說學術人生。本叢書期望透過學者們真實的個人經歷,展現他們的踏實人生,擺脫外界對他們的誤解。

叢書以人物為單位,每本書細述一位城大學者的故事。每位學者的性格與經歷各具特色,或曾遭遇苦難,或曾面臨學術研究的挑戰,但共通之處是他們都對學術研究抱有濃厚的熱誠與嚴謹認真的態度,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且樂於學術推廣,盡心盡力培養學生成才,恰如城大的校訓所蘊含的「敬業樂群」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從策劃開始,「城儁系列」就希望達致教與學的目的。出版社得到優才及教育發展處 (Talent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fice, TED,前名教育發展及通識教育處)的教學基金支持,在成書過程中,安排城大學生參與出版流程:協助前期邀約學者的書信撰寫,跟隨資深媒體撰稿人學習資料搜集、準備訪問前期工作、一同參與訪問學者,把訪談錄音轉寫為文字,負責校閱工作等等。這與我們優才及教育發展處支持教與學,培養追求卓越、有發展潛力的城大優秀學生,啟發創新能力的使命一致。從策劃到成書,學生的參與為這套以城大學者為主題的叢書增添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城大一直擁有自由的學習與研究環境,讓學者發揮他們的學術專長;學者亦樂於傳授自己的專長予學生。除了讓社會大眾了解學者的學術人生,我對「城儁系列」的出版還有一個冀盼,就是希望有志於學術研究方面發展,或有興趣踏足此領域的青年學子,可以從不同學者的故事中獲得啟發和鼓舞,不必望而生畏或自我懷疑。因為在他們眼前學術成就超卓的學者,並非高不可及;學術之路是前輩學者逐步踏出、開拓的。只要願意努力並堅持不懈,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走上更高更遠的學研之路。

最後,我由衷感激在這個系列中分享自身經歷的城大學者同仁。他們卓越的研究成果及學術生涯,不僅為個人帶來了學術成就,也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今天及日後的青年研究學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無論是城大師生,還是社會大眾,我誠摯地邀請你們閱讀城大學者的故事。在追溯個人學思之路的過程中,他們所曾走過的歷史時空,所曾遇見的人與事,都會於訪談中呈現出來。我相信,這系列叢書所記述的,不僅是每一位學者個人的生命歷程,也是一整代人的故事。

羅錦榮
香港城市大學優才及教育發展處處長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序言

走過的年月 ?

第一章? 艱險奮進? 躬耕苦讀?

第二章? 走進北大? 初露鋒芒?

第三章? 遠赴美國? 事業精進?

第四章 定居香港? 走遍世界?

人文雜談?

第五章 蘇格拉底的牛虻?

第六章 從悲劇到烏托邦?

第七章 離不開語言

第八章 通人?

他們眼中的張隆溪?

第九章 把張隆溪由加州請到香港的人

第十章 同一天來港的四十載朋友

第十一章 由北京到香港的師徒同事

第十二章 寫詩行山成就的友誼

後話

附錄

1. The Tao and the Logos:?Notes on Derrida’s Critique of Logocentrism?

2.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the Literary World?

3.?錢鍾書先生談文學的比較研究

4. 此曲只應天上有

張隆溪著作目錄?

張隆溪?

東西方跨文化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他於北京大學及哈佛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並曾在北京大學、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任教,自1998年起,於香港城市大學擔任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他在2009年獲選為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的外籍院士,2013年再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在2016–19年擔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主席。?

張隆溪是Canon and World Literature (Palgrave Macmillan)的叢書編輯,以及Brill’s Humanities in China East Asi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兩套叢書的聯席主編。目前他還與美國哈佛大學的David Damrosch、比利時魯汶大學的Theo D’haen和英國倫敦大學的Francesca Orsini一同擔任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的主編。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東西方跨文化研究、中國文學、文藝復興和17世紀歐洲文學以及世界文學。他著述豐富,已出版二十多部中英文學術專著,並在不同的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論文。?

?

訪問整理

何兆彬?

資深媒體人,現為藝術/文化/電影記者/自由工作者、專欄作家。?

澳门百家乐国际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到| 百家乐官网澳门路规则算法| 百家乐博弈指数| 网上百家乐官网是叫九五至尊么| 伯爵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网上真钱娱乐网| 大发888下注| 百家乐怎么赢9| 百家乐官网大小是什么|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网址|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新闻| 世嘉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筹码真伪| 百家乐官网导航网| 八大胜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官网的高手| 百家乐官网对打反水| 大发888老虎机手机版| 模拟百家乐游戏软件| 百家乐官网投注心态| 澳门顶级赌场官网| 百家乐社区| 百家乐注码技巧| 澳门百家乐官网必赢技巧| 汕尾市|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客户端| 百家乐已破解的书籍| 百家乐官网代理打| 实战百家乐官网博彩正网| 真人百家乐斗地主| 速博国际网上娱乐| 德州扑克网页游戏| 澳门太阳城娱乐城| 利来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路单下注| 百家乐官网的最佳玩| 百家乐官网免费破解外挂| bet365备用| 大发888缺少casino| 百家乐小型抽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