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Old)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代表團於11月4日到訪南沙,與當地官員會面及簽署合作協議,宣布成立聯合研究實驗室,以及在廣州南沙建立實習創業基地,標誌香港和南沙將共同建立粵港獸醫協作發展機制,推動兩地在獸醫領域的學術及科研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顧問 梁振英博士一直熱心支持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的發展,隨行出席「香港城市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南沙區農業農村局框架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協議由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院長 Vanessa Barrs教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所長 孫銘飛先生,以及南沙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鍾惠彪先生簽署,由梁博士、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 伍守榮先生、廣州市南沙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劉煒先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 鄧詣群先生、城大校董會主席 黃嘉純先生、城大校長 梅彥昌教授見證,旨在推動兩地在獸醫領域的協作和交流,共同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貢獻力量。 同日並舉行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聯合研究實驗室(廣州南沙)」的揭牌儀式。透過建立聯合研究實驗室,城大獸醫學課程學生可在南沙區進行實習,累積寶貴經驗,改善區內的動物健康、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此外,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以及廣州南沙揚翔風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為城大獸醫學課程學生提供廣州南沙實習創業基地。 梅校長表示,城大(東莞

Prio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men are often seen as more creative than women, a view that may stem from gender stereotypes and may contribute to gender inequity. Challenging this conventional belief that creativity is mainly a male quality, a new study from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HK) offers fresh insights into gend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Although men are often regarded as more creative due to their tendency to take bold steps in uncertain situations, women exhibit creativity in a different way, leveraging an empathic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s and

以往不少研究認為男性較女性更具創意,這個觀點或源於性別刻板印象,有機會加劇性別不公。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商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就性別差異與創意提出嶄新見解,挑戰創意屬於男性特質的傳統觀點。研究指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男性傾向採取大膽行動,而這常常被認為更具創意;然而,女性具備同理心,能夠藉不同的方式展現創意,考慮別人的需求和願望,從而構想新穎且實用的解決辦法。 研究由城大管理學系 Kim Joohyung教授領導,指出當女性的同理心得到充分認可和培養時,她們可與男性一樣富有創意。研究並強調,創意不僅需要冒險精神帶來的新穎性,還需要同理心來增強創意想法的實用性。 研究團隊分析753個獨立樣本(共265,762人),以了解性別與創意之間的關係。Kim 教授與團隊提出一個雙重歷程模型,包括自主途徑和共同途徑。研究顯示,男性更傾向於冒險(即自主途徑),而女性則傾向於同理心(即共同途徑)。這兩條不同的途徑亦解釋了兩性在創意方面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在進行創意評估時,將想法的實用性納入指標,女性在創意方面的優勢(即她們的同理心傾向)將能得到認同。 這項研究挑戰了普遍認為創意主要源於自主性的觀點;而這種觀點可能源於過度強調新穎性在創意方面的貢獻。Kim 教授指:「過往的研究通常忽視了實用性在創造和評估創意時的重要性。我們採用的方法考慮了創意的自主性和共同性來源,提供了一個更全面和平衡的理論。」

以往不少研究認為男性較女性更具創意,這個觀點或源于性別刻板印象,有機會加劇性別不公。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商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就性別差異與創意提出嶄新見解,挑戰創意屬于男性特質的傳統觀點。研究指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男性傾向採取大膽行動,而這常常被認為更具創意;然而,女性具備同理心,能夠藉不同的方式展現創意,考慮別人的需求和愿望,從而構想新穎且實用的解決辦法。 研究由城大管理學系Kim Joohyung教授領導,指出當女性的同理心得到充分認可和培養時,她們可與男性一樣富有創意。研究并強調,創意不僅需要冒險精神帶來的新穎性,還需要同理心來增強創意想法的實用性。 研究團隊分析753個獨立樣本(共265,762人),以了解性別與創意之間的關係。Kim 教授與團隊提出一個雙重歷程模型,包括自主途徑和共同途徑。研究顯示,男性更傾向于冒險(即自主途徑),而女性則傾向于同理心(即共同途徑)。這兩條不同的途徑亦解釋了兩性在創意方面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在進行創意評估時,將想法的實用性納入指標,女性在創意方面的優勢(即她們的同理心傾向)將能得到認同。 這項研究挑戰了普遍認為創意主要源于自主性的觀點;而這種觀點可能源于過度強調新穎性在創意方面的貢獻。Kim 教授指:「過往的研究通常忽視了實用性在創造和評估創意時的重要性。我們採用的方法考慮了創意的自主性和共同性來源,提供了一個更全面和平衡的理論。」

An exciting five-year scholarship programme launched b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HK) in partnership with Lucy Cavendish Colleg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for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The CityUHK-Lucy Cavendish College Scholarships aim to attract the brightest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from CityUHK and worldwide to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collaboration also includes CityUHK becom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partner of the Future Global Leaders Programme launched by Lucy Cavendish College. This programme equips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許學院在香港推出首個大學獎學金計劃,為期五年,旨在吸引城大及全球頂尖碩士生,前往劍橋大學修讀碩士課程。 與此同時,城大成為露西.卡文迪許學院「未來全球領袖計劃」的全球首間國際夥伴院校,將為參與計劃的學生提供全球迫切危機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培訓。 獎學金計劃將每年資助最多20名學生前往劍橋大學修讀碩士課程,每年資助總額為1,000萬港元(100萬英鎊)。每名學生將獲得全額獎學金,讓他們在劍橋大學修讀一年的全日制碩士課程。在申報入讀劍橋大學時,學生必須選擇露西.卡文迪許學院為第一選擇,獎學金的截止申請日期為2025年4月30日。 城大校長 梅彥昌教授表示,城大致力推動啟發性、互動性和創新性教育,與露西.卡文迪許學院所推動的協作學習模式不謀而合。他說︰「露西.卡文迪許學院倡議的學習模式促進跨學科和跨領域討論,對於解決許多全球緊迫的挑戰至關重要,亦與城大致力於加強學生全球視野的願景一致。」 他指,城大作為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國際化大學,亦同時是全球年輕大學全球五強,將繼續透過與全球頂尖大學結盟,包括與劍橋大學的合作,開創更多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研究機會。 梅校長說︰「城大強調履行全球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在新設的獎學金計劃下,大學除了審視申請學生的學術成就外,亦將優先考慮來自弱勢社群和可能處於教育或社會經濟劣勢的學生。」 露西.卡文迪許學院院長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許學院在香港推出首個大學獎學金計劃,為期五年,旨在吸引城大及全球頂尖碩士生,前往劍橋大學修讀碩士課程。 與此同時,城大成為露西.卡文迪許學院「未來全球領袖計劃」的全球首間國際伙伴院校,將為參與計劃的學生提供全球迫切危機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培訓。 獎學金計劃將每年資助最多20名學生前往劍橋大學修讀碩士課程,每年資助總額為1,000萬港元(100萬英鎊)。每名學生將獲得全額獎學金,讓他們在劍橋大學修讀一年的全日制碩士課程。在申報入讀劍橋大學時,學生必須選擇露西.卡文迪許學院為第一選擇,獎學金的截止申請日期為2025年4月30日。 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表示,城大致力推動啟發性、互動性和創新性教育,與露西.卡文迪許學院所推動的協作學習模式不謀而合。他說︰「露西.卡文迪許學院倡議的學習模式促進跨學科和跨領域討論,對于解決許多全球緊迫的挑戰至關重要,亦與城大致力于加強學生全球視野的愿景一致。」 他指,城大作為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國際化大學,亦同時是全球年輕大學全球五強,將繼續透過與全球頂尖大學結盟,包括與劍橋大學的合作,開創更多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研究機會。 梅校長說︰「城大強調履行全球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在新設的獎學金計劃下,大學除了審視申請學生的學術成就外,亦將優先考慮來自弱勢社群和可能處于教育或社會經濟劣勢的學生。」 露西

Nineteen students from various departments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HK) participated in a Service Outreach Experience Programme organised by Stud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SDS) from 30 May to 5 June. They travelled to Yunnan to engage in volunteer service, which broadened their horizons through their service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Following the Mongolia volunteer trip last year, students this year travelled to Yunnan for seven days of volunteer service. CityUHK aim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engage in exchange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19名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在5月30日至6月5日參加由學生發展處籌辦的外展服務體驗計劃,遠赴云南進行義工服務,走出香港作服務體驗和文化交流,開拓眼界。 繼去年的蒙古義工之旅后,學生今年前往云南進行七天的義工服務。城大期望學生透過校內及校外的服務學習體驗,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交流,從而增強領導技巧,并探索學術以外的領域,成為具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在七天的旅程中,學生舉辦了不同類型的社區服務活動,例如為當地兒童和長者舉辦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及一起製作餃子等。他們亦到訪麗江古城和玉龍雪山等名勝古蹟,欣賞云南的歷史風貌和自然美景。 就讀會計學三年級的丁芷堯出發前,曾擔心短短的交流之旅,是否能實際幫助當地的兒童解決經濟或資源上的困難,但今次的體驗令她了解「陪伴」的重要性。她說︰「當地兒童的父母都因生計而到其他城市工作,而我們的陪伴或多或少彌補他們的缺失。雖然只有兩三日的相處,但我們都培養深厚的感情,在離別時大家更相擁而泣。」 芷堯擁有豐富的義工經驗,入讀城大前曾參與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義工活動。她表示,本著「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初心去做每一次服務,義工活動令她對人生有很多反思。 她說︰「我也有迷茫的時候,有時會不知應該做甚麼。義工服務令我發覺,原來我每日追求的學業成績、人生經驗、物質生活是很微不足道;原來我們能享用潔淨的食物、水和衣服已經很幸福,做義工令我找到活著的感覺。」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19名來自不同學系的學生,在5月30日至6月5日參加由學生發展處籌辦的外展服務體驗計劃,遠赴雲南進行義工服務,走出香港作服務體驗和文化交流,開拓眼界。 繼去年的蒙古義工之旅後,學生今年前往雲南進行七天的義工服務。城大期望學生透過校內及校外的服務學習體驗,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交流,從而增強領導技巧,並探索學術以外的領域,成為具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在七天的旅程中,學生舉辦了不同類型的社區服務活動,例如為當地兒童和長者舉辦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及一起製作餃子等。他們亦到訪麗江古城和玉龍雪山等名勝古蹟,欣賞雲南的歷史風貌和自然美景。 就讀會計學三年級的 丁芷堯出發前,曾擔心短短的交流之旅,是否能實際幫助當地的兒童解決經濟或資源上的困難,但今次的體驗令她了解「陪伴」的重要性。她說︰「當地兒童的父母都因生計而到其他城市工作,而我們的陪伴或多或少彌補他們的缺失。雖然只有兩三日的相處,但我們都培養深厚的感情,在離別時大家更相擁而泣。」 芷堯擁有豐富的義工經驗,入讀城大前曾參與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義工活動。她表示,本著「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初心去做每一次服務,義工活動令她對人生有很多反思。 她說︰「我也有迷茫的時候,有時會不知應該做甚麼。義工服務令我發覺,原來我每日追求的學業成績、人生經驗、物質生活是很微不足道;原來我們能享用潔淨的食物、水和衣服已經很幸福,做義工令我找到活著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