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虛擬實境訓練 改善自閉學童社交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領導的跨學科團隊研發(fā)了一套以虛擬實境技術為本的訓練計劃,在最新的研究中,證實有助改善自閉癥學齡兒童的社交適應和情感表達能力。
該項以虛擬實境技術為本的嶄新社交適應和情感表達訓練計劃(vPAD),可協(xié)助自閉癥兒童適應多種不同的社交環(huán)境,並作出恰當回應。
計劃對125名獲診斷患有自閉癥的兒童進行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曾接受vPAD訓練的兒童於社交互動和情感表達方面的得分較高,在情感辨認方面亦有進步。
這些6至12歲的兒童分別來自17間本地學校,分為兩組,一組接受vPAD訓練,另一組不接受訓練,只作為對比研究的控制組。結果顯示,曾受訓練的一組與控制組在情感表達與社交互動方面的評估分數(shù),在統(tǒng)計上有顯著差別。
在課堂觀察中,接受訓練的學童在相關活動中表現(xiàn)出明顯進步,並能通過與同學的互動表達理解。他們能夠留意同學面部表情的變化,理解他們的情緒。
此外,他們能適當?shù)乇磉_情感及與人作社交聯(lián)繫,例如主動問好及持續(xù)交談。
該計劃由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兼多媒體及互聯(lián)網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中心(AIMtech中心)主任葉豪盛教授領導,並獲政府優(yōu)質教育基金資助。
計劃團隊的成員包括醫(yī)學及教育專家,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兒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鳳英醫(yī)生、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黃緯立博士。
葉教授指出,診斷自閉癥的準則之一是社交情緒互動障礙。這項特徵使自閉癥兒童難以適應不同的社交場合,以及作出適當反應。
研究團隊針對上述問題,為自閉癥學齡兒童設計了六個獨特的學習情境。通過多投影虛擬實境技術,這些逼真的沉浸式學習環(huán)境讓學童在安全及可控的情景下學習。
六個學習情境包括一個針對舒緩情緒的情境、四個模擬社交的情境,以及一個強化和類化受訓兒童所學技能的情境。各個情境根據(jù)相應的心理教育理論和訓練設計及研發(fā)。
葉教授說:「我們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訓練,讓自閉癥學童從不同情境學習社交溝通和互動技巧,再將所學應用於課堂學習。」
AIMtech中心運用虛擬實境技術於創(chuàng)意藝術、教育、心理治療等領域有豐富經驗和創(chuàng)新成果,vPAD計劃也是由此而來。
AIMtech中心在虛擬實境方面的創(chuàng)新例子包括:「虛擬情境藝術治療」(為身心受虐兒童進行心理治療時使用的虛擬環(huán)境)、「『智境』情感學習系統(tǒng)」(為情感學習設計的智慧教室),以及「互動『智境』情感學習計劃」(為嚴重心智障礙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設計的虛擬實境學習環(huán)境)。
新聞界查詢:城大傳訊及公關處劉靜萍(電話:3442 6304或9289 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