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游戏-波音娱乐城赌球打不开

中國工程院潘雲鶴院士論科學與藝術的關係

馮美玲

 

?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9月26日在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舉行講座,以「科學理性與藝術心靈」為題,討論科學與藝術的關係
城大與中國工程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共同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書畫社香港展覽」,這場專題講座是展覽的相關活動之一。
潘院士開講即指出,科學與藝術互通,乃因為兩者皆源自人類希望認識世界。藝術講究對稱、協調、節奏和重點突出,這些也正是科學的追求目標。
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追求對象、工作方式、思維習慣、成果評價都有所不同,但科學與藝術是相通和互補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應該認識各自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
潘院士解釋說:「藝術家擅長形象思維,科學家則擅長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講究步步正確,推理所得的結論必須正確無誤。但是在創新研究的初期,證據不全,就需要假定某一命題是正確的,然後尋找證據,因此科學家在創新時需要跳躍性思維,才能跨越障礙。跳躍性思維,正是善於形象思維的藝術家的長處。」
另一方面,藝術也需要科學。科學能為藝術創作提供新材料、新工具、新技術。最顯著的例子是電影和攝影,現在不少電影使用新技術,如光學運動捕獲技術,而先進的設備和電腦科技面世,使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藝術作品。
科學也可改良傳統的藝術。例如,使用先進的材料,可以製造出品質優良的毛筆。潘院士說:「現在的毛筆已非單用動物毫毛製造,而是混合了人造纖維,使筆鋒的彈性適中,這是材料學家的研發成果。此外,科技產品也要借助藝術,例如風行全球的蘋果手機iPhone本身便是藝術與科學融為一體的傑作。」
城大校長郭位教授致歡迎辭,代表城大感謝潘教授及眾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光臨。郭教授說:「現代社會需要感性與理性結合的人才,城大的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就是藝術和科技結合的象徵。今天我們很榮幸能邀得潘院士前來城大演講,他既是著名科學家,又是一流的書法家,他的演講讓我們更深刻了解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重要意義。」
潘院士1970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系,1981年獲浙江大學電腦應用碩士,曾擔任浙江大學校長,現任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他長期從事電腦圖形學、電腦輔助設計技術、人工智能和工業設計的研究,是中國智能CAD和電腦美術領域的開拓者。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
娱乐城开户送现金| 大发888游戏官方下载| 百家乐官网免费体验金| 明陞M88| 温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人百家乐试玩账号| 全讯网网站| 澳门百家乐官网有没有假| 百家乐官网群柏拉图软件| 澳门百家乐官网游戏官网| 百家乐高额投注| 卡迪拉娱乐| 百家乐十佳投庄闲法| 百家乐博娱乐网| 最好的百家乐官网博彩公司| 澳门百家乐现场视频| 百家乐官网怎么玩能赢钱| 全讯网hg055.com| 百家乐下注时机| 北京市| 海立方百家乐海立方| 大世界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立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现场投注平台| 百家乐官网麻关于博彩投注| 大发888娱乐场 34| 网上百家乐官网作弊法| 博彩通| 百家乐赌场视频| 易胜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罗浮宫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代理博彩正网| 全讯网一码353788| 百家乐最新投注法| 德州扑克比赛规则| 博狗玩百家乐好吗| 真人百家乐官网游戏网址| 六合彩网页| 百家乐代理在线游戏可信吗网上哪家平台信誉好安全 | 大发8881| 实战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